飛越時空的華夏小吃

漢族是外族對華夏族的通稱。  華夏族在遠古時期,是散播在黃河流域中下游的遊牧部落。 華夏族相傳為炎黃兩部落融合的炎黃子孫。 華夏族後來發展成農耕社會。 夏指的是夏朝代, 其時文字尚未正式出現。  關於夏朝的歷史,傳承經口耳相傳。  華是形容夏族人耀目的服裝。  夏族人的後裔被後世泛稱作「華人」。 華人遷徏遍佈全球多個城市和鄉間,繁衍後代。  在起居飲食方面,仍然保存華人的特式。  有華人聚居處,不難覓得華夏小吃。 華夏族經年累月,泡製的名點小吃,為人津津樂道。  有以種子、榖物、蔬菜等為基本的材料。  小吃雖然是街頭小食品,但小吃一般都出得廳堂,又上得大酒樓。  流傳至廣的華人名點小吃,在於老少咸宜,健康養生。 以種子為基本材料的,有以黃豆泡製的豆腐花和豆漿,是華人早餐的理想食品。  甜品中有以芝麻製的芝麻糊、芝麻餅、芝麻餡的湯圓等。  有以花生製的花生糖、花生穌、南乳花生等。  有以合桃製的合桃糊、合桃酥、合桃蛋糕。 以各種果仁製成的小吃,不勝枚舉。 以穀物為基本材料的,有以大米泡製的銀針粉、別名老鼠粉或老鼠粄。  銀針粉可以搭配芽菜和肉絲,炒或放肉湯。 棵條在南方稱作河粉,是用大米為原材料,可以放湯,又可以炒食。  大米除了煲成米飯外,又可以熬成粥品。  粥在南北各方,有不同程度的軟糯感。  在南方,有以小麥泡製的餛飩麵,麵可以混合蛋製成,放在以大地魚和蝦殻煲的上湯。 在北方則有手拉麵,刀削麵等。  麵食可以用醬油拌麵或配合各種地區盛產的蔬菜、海鮮、肉類等。  小麥還可以製成各款的飽點。  在北方,有饅頭、銀絲卷; 在南方,有小籠飽、菜肉飽、义燒飽、鷄飽仔等。  華人居住的城市,必有春卷,就是外國人稱為 “SPRING ROLLS”。  春卷自古稱為春餅,是華人在春節的祭品和食品。 春卷皮又叫潤餅皮,是用高筋麵粉製成的。 以蔬菜為基本材料的,至為精彩。其中有以白蘿蔔製成的菜頭棵,別名蘿蔔糕。 蘿蔔糕是華人春節必食的糕品。  此糕點不單可以蒸,又可以把蒸過的蘿蔔糕,加「XO」醬辣炒。  又有以韮菜作為餡料的韮菜棵、韮菜餃子等。  以芋頭做的小吃,則有芋絲糕、芋絲春卷、芋泥、芋頭飯等。  各樣時令的蔬菜,泡製成的美點,均滋味無窮。 華人圈中的小吃,如數家珍, 品種繁多。  踏破鐡鞋無覓處,華夏族的名點小吃,輾轉從街頭巷尾中,隨華人遠涉重洋。            

漢族的中秋節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著作的七言絕句古詩。 此詩描述一名小宮女,舉目無親,明月夜份外思親。 那日是在農曆七月初七日,俗稱七姐誕。 今天韓國的仲秋節,又稱秋夕和嘉徘日。 仲秋是在秋季的第二個月。 一輪完美的滿月,也在農曆的八月十五日。 韓國的仲秋節,始於新羅時代。  韓軍以智擊敗㴾海國,以仲秋節紀念。 其仲秋節跟漢族的中秋節,是同一天。 在中秋節, 全球華人舉頭賞月滿,闔家享團圓。 鄕民感恩豐收農産,遊子回鄉祭祖,朋友家人相互送禮物。 中秋節賞月始於祭月文化,古代在春季祭日,在秋季則祭月。正式以農曆八月十五日,定為中秋節,則由唐太宗起。 唐太宗即位後,於貞觀四年,有「渭水之戰」。  唐太宗親征大軍擊敗突襲京城外的外族突厥。  唐太宗率領的軍隊,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凱旋歸國。 唐京城長安,群臣百姓,通宵暢飲慶賀漢軍歸來。 今天在中國的南方,對中秋節的重視程度,猶勝中國的北方。 這是由於南方的民族寫著漢族人的歷史,說的是漢族人的母語言,吃的是漢民族人的飲食文化。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漢族人慶祝中秋節始於唐太宗年代,盛於宋代,口耳相傳有千多年的歷史。 華夏族人從黃土高原輾轉來到南方,追溯到中古時代。 漢代稱霸中原末期,北方數個遊牧部落南下,史稱「五胡亂華」。   群雄逐鹿中原,煙火四起。 相傳不少官家率領僕婢,衣冠南渡離開兵荒馬亂的中原。 漢族是外族對漢代建國的國民的通稱。漢人在南方重建家園, 漢族的高度文化水平同化了南方原來的百越民族。  漢族的賞月文化,也在南方流傳下來。 中秋節的吃月餅文化,相傳是始自唐太宗。 有一吐蕃人見唐太宗戰勝回國,給唐太宗遞上胡餅祝賀。 唐太宗接過胡餅,在滿月的月色下,分給大臣分享。 在唐代,月餅別名胡餅,團圓餅、豐收餅、月團等。 今天,月餅多姿多樣。 有潮州口味的綠豆蓉酥皮、有廣州口味的蓮蓉咸蛋皇。 有新款的冰皮月餅,有如棋子般大小的不同類型的月餅。 這些月餅都是由胡餅蛻變出來。 秋風起,令人聯想到是農產豐收。街頭巷尾,飄來濃濃的糖炒栗子香味。 秋風起,三蛇肥。  南方的蛇羹配薄脆菊花瓣,是補益神經系統的野味。 秋風起,螢火蟲遍山野,風高賞流螢。 仲秋,一輪滿月,照耀著在南方重震家聲的漢族人家。